[分录]某企业采用“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”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。假设2004年...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1 08:56:56
某企业采用“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”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。假设2004年末企业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40 000元,可变现净值为228 000元;2005年末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0 000,可变现净值为184 000元;2006年末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00 000元,可变现净值为286 000;2007年末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80 000元,可变现净值为290 000元。
要求:编制各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。

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,是按照差额来计提的,每年算出的 实际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的差额=是这个科目的期末余额,

而减去上期的期末余额,(或本期的期初余额),才是本期的计提额。

但不存在减值准备时,要考虑恢复(冲回),但不能超过已经计提数(贷方数)

假设2004年末企业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40 000元,可变现净值为228 000元;

假设2003年的期末余额为0的话,2004年的计提额 就直接 是实际成本为240 000元,和可变现净值为228 000元的 差额。

借:资产减值损失 12 000
贷:存货跌价准备 -甲材料 12 000

2005年末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0 000,可变现净值为184 000元,其差额为 16000,由于2004年已经计提 12 000,所以2005年补提 4 000
借:资产减值损失 4000
贷:存货跌价准备 -甲材料 4 000

2006年末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00 000元,可变现净值为286 000,其差额为14000,由于前面已经累计计提16 000,所以冲回 2000

借:存货跌价准备 -甲材料 2000
贷:资产减值损失 2000

2007年末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80 000元,可变现净值为290 000元。 没有减值,但是可变现净值为290 000元 大于实际成本为280 000元 的差额 10 000
由于2006年已经冲回了2000,而减值准备贷方共计16000,所以还可以冲回的最大限额为14000,所以(可变现净值为290 000元 大于实际成本为280 000元 的差额 10 000)可以继续冲回。

借:存货跌价准备 -甲材料 10 000
贷: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